2022年拟重点推进的联盟集采,任务明确了!


  集采政策牵动着每个医药人的心,国家医保局近期对地方联盟集采作了统一部署协调,值得重点关注。
  国家医保局明确,到2022年底,各省(含省际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量不低于100个,同时必须包含化学药、中成药以及骨科创伤、口腔种植体、药物球囊等耗材。对于重点品种,根据各省的牵头意向和能力,明确相应品种的牵头省份,鼓励其他意向省份主动加入,扩大联盟范围,优化集采频率和节奏。
  2022年拟重点推进两个联盟集采,分别是湖北牵头的中成药联盟采购以及四川牵头的口腔种植体联盟采购。
  先看湖北牵头的中成药联盟采购,湖北牵头河北、山西等19个省市组建的中成药省际集采联盟,在武汉共同开展了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已进入分配采购量阶段。此次联盟集采共有19个省、2.4万多家医疗机构参与,157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结果共有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其中高降幅达到了82.63%。
  四川牵头的口腔种植体联盟采购也是业内关注的重点。种植牙价格向往昂贵,加上种植牙耗材市场复杂,产品良莠不齐,更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此前,国家医保局就透露会对群众关注的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2021年11月18日,四川省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开始了维护口腔种植体、修复基台医用耗材产品的信息申报工作,此次申报产品范围主要涉及口腔种植体、修复基台、种植修复配件等口腔类种植体系统,相信不久后集采工作就有新进展。
  同时,福建将牵头开展电生理和腔镜吻合器采购联盟、山东将牵头开展中药饮片采购联盟、广东将牵头开展新冠相关检测试剂及耗材采购联盟、江西将牵头开展肝功生化试剂采购联盟。
  此外,“八省二区”采购联盟、广东牵头的药品采购联盟等已有联盟还将继续扩大品种覆盖面,天津、浙江、江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份还将牵头对部分药品、耗材品种开展联盟采购,鼓励各省自主参与。
  根据医药工作室统计,目前开展药品集采的省际联盟已达23个,耗材集采联盟达18个。据统计,三年来,包括地方集采在内,平均每个省份集采品种已经累计达到50个,高值医用耗材达到了3种。国家集采则已经开展了六批七轮,第七批国家集采也已经开启信息填报工作,共涉及59个药品208个品规。
  根据医保局此前的目标,到2022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合计数在每个省份均达到35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数达到5个以上,使集采成为常态,稳定社会预期。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力扬公司宣传页

国内第一个口腔崩解片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独家改良型创新药谷胱甘肽含片发明专利/新药证书


恭喜重庆市力扬医药开发有限公司网站上线!

重庆市力扬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注药物制剂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和外用半固体制剂研究技术平台;口腔给药系统等新剂型和复方制剂等复杂制剂研究技术平台。主要业务为高端制剂仿制、一致性评价和创新制剂研发。


药企积极投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5月开局又一企业过评

【制药网行业动态】与原研药相较,仿制药的研发成本较低、上市审批条件较为宽松,为提高仿制药高质量发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出,并作为集采的门槛。据了解,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行至今,很多药企积极投身其中。进入到五月份,又一家药企公告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即力生制药5月5日午间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盐酸多奈哌齐片5mg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


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将达千亿元

小分子药物在目前治疗肿瘤及非肿瘤疾病领域具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近年来,随着医保覆盖扩大、居民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利好一系列利好医药创新政策的支持,小分子药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开始加速布局该领域。  例如近日,翰森制药集团就宣布,全资附属公司翰森(上海)健康及江苏豪森药业(统称为被许可人)与NiKangTherapeuticsInc.订立独家许可协议。  许可协议显示,被许可人将获得NiKangTherapeutics的独家许可,以于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开发及商业化NKT2152用于肿瘤的治疗。被许可人将支付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高至2.03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潜在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据了解,NKT2152是一种抑制HIF-2α的小分子,目前正开展I/II期剂量递增及扩展试验(NCT05119335)。该试验旨在评估对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临床活性。  业内分析认为,合作其实已经成为不少药企布局小分子药物领域的手段。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在小分子领域合作的消息一直在不断传来。如去年9月8日,华东医药就宣布与英矽智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速肿瘤领域创新的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根据协议,华东医药与英矽智能将在双方科研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启动新药发现项目。  8月31日,聚焦于可突破血脑屏障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璧辰医药与三生国健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在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的开发与合作。同时,双方还将就创新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中国市场的临床开发和注册申报等进行广泛合作。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合作外,不少专注小分子新药研发的企业为了加快创新成果开发、落地还在加速融资。如今年2月8日,祐森健恒就宣布完成逾2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分享投资领投,张江浩珩和盈科资本跟投,原有股东继续参与本轮投资。据悉,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开展和加快UA007和UA021的全球性临床试验、多个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以及特异性双抗药物的开发。  2月14日,勤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浩医药”)也公布,公司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资料显示,勤浩医药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原创抗肿瘤小分子新药开发。公司目前已建设完善创新研究中心、药物设计与发现中心、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和临床开发中心四大新药研发中心,构建了具有10多个项目的产品研发管线。  总的来说,随着众多药企纷纷入局小分子药物领域,同时资本不断加码,正助力整个小分子药物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据了解,早前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就显示,中国小分子肿瘤靶向疗法市场已从2016年的85亿元增至2020年的375亿元,照此趋势,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1205亿元,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2070亿元。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布局该领域的企业或都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借助AI加速开发创新疗法,已成国内外药企共识

近日,Genesis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礼来(EliLillyandCompany)达成合作,利用Genesis的人工智能(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多个治疗领域的多达5个靶点发现创新疗法。  根据协议,Genesis和礼来的科学家将联合使用Genesis的AI药物发现平台,针对3个靶点开发潜在“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候选药物。Genesis将


医药行业吹起“跨界”风,大健康成布局重点

随着老龄化加剧,消费不断升级,大健康产业正呈现出强健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7万亿元,照此趋势,业内预测到2022年市场或将超过8万亿元。  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健康概念正持续火热,越来越多药企也开始打起“健康”牌,尝试跨界打破产品结构单一局面。据悉,4月19日,华海药业就全新成立了浙江冻干主义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系华海药业全资子公司